当前位置:近我者甜>历史军事>人皇陈十六> 第69章 北隋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9章 北隋(1 / 2)

北隋朝是杨坚韬光养晦二十年,一朝出手定乾坤,继承北周而起的封建王朝。

南陈是陈霸先以陈代梁,正式称帝,是为南陈武帝。至此,南梁灭亡,南陈建立。

杨隋和南陈的区别就是,杨坚的皇帝是杨坚的篡自己外孙来得帝位。

而陈霸先的江山是凭胯下马,手中枪一步步打下来的。

以宇文泰为首的北魏六镇军人集团,勾结着关、陇一带汉人大族,建立了西魏、北周政权,与东魏、北齐相对抗。

泰子宇文觉,正式称帝,国号为周,这就是北周王朝。

到觉弟周武帝宇文邕时,在经济和政治,上都进行了一些改革,并且厉行禁断佛教,求兵于僧众之间,取地于塔庙之下”,来促进均田制和府兵制的施行。

在这个有利条件下,北周灭掉北齐,统一了中国北方。

但传到宣帝宇文赟时,统治日益腐朽,为了建筑规模壮丽,逾于汉、魏远矣的洛阳官,就加重劳役,发山东诸州兵,增一月功为四十五日役,起洛阳宫,常役四万人。

为了镇压人民和诛戮劝谏已过者,就制定特别残酷的用经圣制,杖人起码是一百二十杖,后又加到二百四十。

自己的生活,更是奢侈荒淫到极点,一共立了五个皇后,嫔御不计其数。所居的“宫殿帷帐,皆饰以金玉珠宝,光华炫耀,极丽穷奢。散乐杂戏,鱼龙烂熳之伎,常在目前”。

在这种荒淫腐朽的统治下,阶级矛盾加深了,人民的生活日益痛苦了。统治阶级内部有人看到这种情况不好。

曾有卫士献歌劝谏,歌辞说:“朝亦醉,暮亦醉,日日恒常醉,政事日无次”。”但结果却被杖死。

因此,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日趋激化内外恐惧,人不自安,皆求苟免,莫有固志,重足累息,以大于终。

这样,阶级矛盾反映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,给予以杨坚为首的集团夺取政权的好机会。

说到隋帝杨坚,他的祖上杨元寿,曾担任过北魏武川镇的司马,因而家居这里。

所以杨坚祖上和宇文泰祖上不仅同家于武川镇,并且同为该镇的军人。

杨坚的父亲杨忠,隶于独孤信部下,随魏孝武帝元修入关,尽力辅助字文泰建立政权,受封为十二大将军之一,后升柱国,赐姓普六茹氏,晋爵隋国公。

因此,杨氏不仅为关、陇集团的上层人物,而且是强有力的军事统帅之一。杨坚小名那罗延,继承了父亲杨忠的隋国公爵位,历任大司马、大后丞、大前疑等封建中央政府的要职。

妻子独孤氏,是鲜卑大贵族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女儿,独孤信的另一女儿是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,所以杨坚和北周皇帝是联襟。

并且,杨坚的女儿又是宣帝宇文赞的皇后,因此又是北周另一皇帝的岳父。由此可见,杨坚不仅是关陇集团上层强有力的军事统帅,而且是皇亲国威,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。

由于周末政治腐败,阶级矛盾加深,统治阶级内部也发生了分裂。

杨坚既具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声望,所以一些汉族官僚如刘肪、郑译、李德林、高颚、韦孝宽、柳裘、皇甫绩、卢贲等,和汉化的鲜卑贵族元谐、元胄、宇文忻等,都围绕在杨坚周围,形成一个有力的集团。

周宣帝宇文资为首的北周统治,既已搞得内外怨愤,上下离心,而本人又早死,儿子宇文阐年幼,当时只有八岁。

于是杨坚为首的这个集团,趁机推戴杨坚入宫输政,总揽军政大权,号称假黄钺左大丞相,都督内外诸军事。

为了防备北周宗室诸王的反抗,借口赵王宇文招将嫁女与突厥,把他们都召到长安来,以便控制。

在入宫辅政的过程中,这个集团中的刘防、郑译出力最大,故“世人为之语日:刘肪牵前,郑译推后”。

杨坚入宫辅政后,鉴于宇文赟的失政,为了收揽人心,巩固地位,于是就进行改革。

周宣帝时刑政苛酷,群心崩骇,莫有固志。至是,杨坚大崇惠政,法令清简,躬履节俭,天下悦之。

这些是,自然是经过美化的,只是这些措施,在当时倒也博得了一时的好感,表明了杨坚的改革精神,为进一步夺取帝位创造了条件。

不过,当时北周还有一定的势力,手握重兵的一些地方军政头目,眼看杨坚即将夺取北周的帝位,就起兵反抗。

首先发动的是相州总管尉迟迥,他和弟弟青州总管尉迟勤,统兵数十万,关东的北周势力代表者纷起响应,于是北联突厥,南结陈朝,与杨坚对抗。

接着,益州总管王谦,郧州总管司马消难,相继起兵。一时三方俱起,替垂亡的北周政权作最后的挣扎。

杨坚赶快派韦孝宽攻打尉迟迥,梁睿攻打王谦,王谊攻打司马消难。

只有对尉迟迥的战斗较为激烈,而三处反抗很快都被击溃,尉迟迥战败自杀,王谦被杀,司马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