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近我者甜>历史军事>大明:五年狗县令,震惊朱屠夫> 第722章重点是怎么死,不能便宜了李善长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722章重点是怎么死,不能便宜了李善长(1 / 2)

“皇上既然已经有定论,那么臣也无话可说。”

“只是对于李善长的处置,我建议先缓缓。”

宋隐不去评论朱元璋的手段有多阴险,这些都轮不到他一个臣子多嘴。

朱元璋对他再信任,他也时刻牢记着伴君如伴虎的危险。

所以,宋隐只负责给朱元璋献计献策,却不去干涉朱元璋的决定。

言多必失的道理,宋隐还是懂的。

况且,李善长才是最为棘手的重点人物。

只有李善长倒台,整个淮西一派官员体系才会真正的分崩离析。

只是对于宋隐的建议,朱元璋和朱标都表示不理解。

“宋师,还需要继续给李善长下套吗?”

无疑,潭王出事后,宋隐就针对李善长开始布局。

而且李善长也毫无防备地走进宋隐的圈套中,而不自知。

现在宋隐又建议延迟处置李善长,连朱标都觉得李善长太惨了。

李善长都满头白发,又自命不凡,可是却被宋隐一个晚辈如此算计。

宋隐察觉到朱标或许是觉得自己要对李善长秋后算账,顿时翻了个白眼。

“我可不是公报私仇,而是李善长自己作死,非得时刻都以开国功臣自居,好像大明离了他就不行了似的。”

宋隐显然对李善长这丑恶的嘴脸很不爽。

李善长动不动就拿过往功绩来压人,来显摆。

宋隐又怎么可能会惯着他?

即使是为了实干派官员,宋隐都会对李善长下狠手。

“那宋师打算怎么做?”

朱标再次询问。

李善长一再作死,别说朱元璋受不了,就连之前对李善长等这些儒家还有感情的朱标,也看不下去了。

所以,就连朱标都不想再等,想要处置李善长。

可是宋隐却说,还要缓一缓。

“还要如何缓?还要再给李善长在朝堂上大放阕词的机会吗?”

朱元璋顿时急了,他可不想再看到李善长那小人得志般的嘴脸。

看到朱元璋和朱标眼中的困惑,宋隐微微一笑,“没错,需要再多等上些时日。”

“第一批辞官的勋爵,全部办完手续还需要几天时间。”

“我们现在要做的,就是要等他们离京。”

“那样一来,李善长等人才会更加慌乱,于是李善长肯定会不停地找皇上讨要好处。”

“那时,皇上和殿下随便找个借口打发了就是。”

“等越来越多的勋爵都提出辞官后,李善长肯定会撕破脸来找皇上讨要说法。”

宋隐说到这里,朱元璋终于明白宋隐的想法。

那就是让李善长等人着急,把他逼到崩溃。

那时,李善长就不会再那么自信。

李善长那么聪明,恍然大悟后,就能猜到朱元璋要对他们动手了。

那时,他们就会更加迫切地想要讨到朱元璋承诺不动他们的圣旨。

只有这样,他们才觉得自己安全了。

“行吧,就依你。”

朱元璋思忖片刻后,点头同意下来。

宋隐的话让他知道,杀李善长还不容易吗?

但是在杀之前,先好好地折磨和羞辱李善长,岂不更加大快人心。

而且,李善长和潭王之死脱不了关系。

朱元璋现在已经不想让李善长死得那么痛快了。

宋隐既然还想再玩弄和折磨李善长一番,朱元璋乐于看戏。

获得朱元璋同意,宋隐笑了,“皇上,臣这么做,让李善长着急上火只是其一。”

“主要是要让李善长在气急败坏的情绪影响下,肯定会对皇上大不敬,那就更加坐实李善长蔑视皇权的罪名。”

这样一来,朱元璋即使是杀了李善长和他身边的那些勋爵,也不会背负屠杀开国功臣的骂名。

而且还能让李善长身败名裂!

毫无疑问,宋隐这连环计,一环套一环,除了他自己,估计没有第二个人看破。

“好啊你这家伙,这局设的滴水不漏啊!”

“你这是想逼得李善长急中出错,慌不择路地暴露自己的过错。”

“很好,这办法好。”

“再加上他那些党羽为了活命揭发的那些事情,咱就给他编成一个奸臣警示录,昭告天下。”

“让天下人都来看看,这些开国功臣的真实嘴脸到底是怎么样的?”

朱元璋不停点头,同意宋隐的计划。

把李善长等人的罪行广而告之,还能减轻自己的骂名。

“胡雄,立刻按照宋隐的意思,把你们手中所有淮西勋爵的罪证都整理出来。”

得知有更好的办法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