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近我者甜>历史军事>大明:五年狗县令,震惊朱屠夫> 第172章急招胡雄进京!老朱对锦衣卫很失望?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72章急招胡雄进京!老朱对锦衣卫很失望?(1 / 2)

朱元璋半生戎马,对战争自然是了如指掌。

打从他建立起大明王朝后,几乎都是休养生息。

现在十多年过去了,大明的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,并初见成效。

可尽管国泰民安,但粮食低产的问题,始终制约着大明的发展。

没错,宋隐是开通了海上贸易,但是想要将粮食通过海运运转回来,还是一个大难题。

徐州府虽然已经囤了上万斤的粮食,但是整个大明朝能够像徐州这样有如此囤粮的州府是少之又少。

徐州府这点粮食压根儿就不够。

北方更别说了,苦寒之地,年年不是严寒就是酷暑,粮食产量低得吓人。

想到这个困扰自己多年的难题,朱元璋眉头皱的老高。

北方还有一股敌对分子,那就是元朝余孽退守北方后形成的势力。

何况在漠北,还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游牧部落,这些势力跟元朝余孽形成了盘根错杂的关系。

甚至元朝余孽中还有许多猛将,像齐王王保保一部,现今更是元朝余孽中最强大的战斗力。

元朝余孽中还有其他的王爷,仍然在世,虽然元庭已经退出中原,但对中原的威胁仍在。

他们甚至还将草原上的许多势力收为己用,还有不断壮大的迹象。

元朝余孽甚至妄想恢复元太祖时的辉煌时代,试图整编草原势力。

他们目的一旦达成,将会是大明北方最强大的威胁。

朱元璋思虑片刻后,抬头看向文武官员。

“传锦衣卫指挥使胡雄,立刻返京前来见朕!”

锦衣卫现在发展势头越来越猛,朱元璋命令胡雄将监控百官的范围扩大到整个北境。

山海关长城已经正式动工,但是整个大明的局势仍然让朱元璋无法安心。

正好让胡雄汇报一下北方的情况,自己也好从中分析,做出判断。

如果无法将元朝余孽彻底的铲除掉,至少也要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。

唯有如此,大明江山才能稳定下来。

“皇上,胡雄离京外出公干,此刻皇上急召他返京,是有什么要事吗?”

有大臣纳闷地询问,他们深知胡雄的身份,朱元璋现在急召他回来,不知又想干什么?

说实话,没有谁对锦衣卫是有好感的!

看到朱元璋那么着急地要召回胡雄,文武百官心里暗自生出了警戒。

都想提前知道朱元璋的想法。

看着这些大臣一个个惊恐万状的样子,朱元璋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。

“朕召回胡雄,你们哪来那么多废话?”

朱元璋冷哼一句,顿时无人再敢多说。

很快,传旨太监离开应天府火速前往北方。

此时的北方。

一对锦衣卫正快马加鞭地从草原上返回城内。

胡雄还没从马上跳下来就收到了朝廷的圣旨。

圣旨上,朱元璋让他立刻返京。

胡雄哪敢怠慢,连口水都来不及喝,直接策马离开了北平城。

朱元璋指示锦衣卫监控整个北境后,胡雄就带人前往北方进行落实。

他更是亲自带队多次深入草原探查消息,可以说,这是锦衣卫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行动。

锦衣卫的规格跟卫所相近,相当于藩王的三卫制度。

不同的是,锦衣卫经商获得了充足的资金,人数远远地超出了原定的规模。

所以朱元璋才将锦衣卫派往北方,扩大监管的力度,确保北方的安全。

胡雄想不到他才到北方不久,朱元璋就那么着急地将他召回。

他连休整的时间都没有,十万火急的朝应天府飞奔而去。

此刻的应天府。

金銮殿里,朱元璋正在安静地批阅奏折。

虽然早朝已经结束了,但是各地递上来的奏折太多。

大明现在各地基本上国泰安康,朱元璋安心了许多,就连湖广现在也在稳步地向前发展。

现在就差北境了。

如果在自己有生之年,能够将北境这股威胁彻底的铲除掉,那么对大明的未来将是一个天大的福音。

朱元璋想归想,却不敢确定自己一定能做到。

他正暗自思量时,胡雄脸色疲惫,着装凌乱地走了进来。

胡雄不知朱元璋急召他面圣的原因,甚至来不及回去洗漱一番,就直接进宫。

此刻他如此狼狈,不是因为他体能差,而是没日没夜地赶路,折腾的累了。

“臣胡雄,拜见皇上!”

胡雄一进来,立刻就跪拜朱元璋。

朱元璋点了点头,示意他平身。

然后开口问他,“北境那边布置得如何了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